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、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家乡,连续六年跻身“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(市)”,总人口112万,未成年人19.9万人。近年来,枣阳市委、市政府以构建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、网络保护、政府保护、司法保护“六位一体”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为重点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,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、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。
枣阳完善市、镇、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。成立了市长为组长,常务副市长、分管市长为副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,各镇(办、区)设立未保工作站,各村(社区)设立未保服务点,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有制度、有阵地、有队伍、有经费。
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基层是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作用,通过统筹、协调、督促和指导,促进各地各相关单位密切协作,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,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市“一盘棋”。
有效的家庭监护,科学的家庭教育,对于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实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。枣阳市积极完善家庭监护支持政策,依托学校、村(社区)公共服务设施,通过展板、微视频、家长会、短信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,对未成年人家长开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未成年人相关家庭教育指导。2021年12月,枣阳团市委录制的“20节父母成长微课”及“14天家长情绪管理线上实践训练营”活动,受到年轻家长一致好评,单期最高播放量已达15000余人次。
校园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,责任重于泰山。2021年枣阳市投资800余万元推进“3个100%”、“一键报警更新”、“校车监控平台”、“教育局监控中心”建设工作,全面提升校园安保能力,严把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。建立了学生欺凌防控和预防性侵害、性骚扰专项制度,受伤害学生的关爱、帮扶机制,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,健全贫困生帮扶机制,健全校园安全防控机制,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,推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引导专业社会工作者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、志愿服务力量、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是枣阳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的又一亮点。仅2021年枣阳就投入300多万元,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支持、引导专业的社会力量,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。各社工机构、社工以关爱未成年人为主线,推广“五社联动”服务模式,精心孵化培育一批面向基层、服务群众的社工机构及志愿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。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力量使得枣阳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质量更高,效果更明显。
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最为重要的内容,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,避免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,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来抓,全面提升司法保护工作专业化、精准化水平,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。
枣阳的公、检、法、司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责,配备了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适用的办案机构、场地、人员,并实现单独考核。建立了强制报告制度、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岗位入职查询制度。枣阳在襄阳市率先建立首家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。该办案中心内设置有询问室、心理疏导室和身体检查室,实行的是检警医一体化办案模式,司法机关能在这里一次性完成案件询问、证据提取、医疗检查、心理辅导、司法救助、预防教育等工作,有助于提高一次询问的比例,避免“二次伤害”。
育才造士,为国之本。枣阳将按照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,强化“六位一体”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,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保护网。同时,持续抓好“双减”有关部署要求,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回归“立德树人”的初心。
节目统筹:柳望春 熊东华 曹黎 王怀志 杨海运
执行制片人:杨剑 胡大宇